文学院简介
宁夏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宁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,始建于1958年,相伴宁夏大学而成长,是宁夏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,迄今已建设67年。银川师专中文系于1997年并入宁夏大学中文系,新的中文系于2002年与历史学系、新闻传播系、旅游管理系共同组建人文学院。2022年6月,新成立文学院。2024年4月,国际教育学院“国际中文教育”师资并入。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系、国际中文教育系两个教学单位。文学院扎根祖国西部,薪火相传,赓续不断,中文学科先后为学校衍生出新闻传播学科、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等,涌现出了王十仪(拾遗)、李增林、俞灏东、高葆泰、左民安、屈育德、刘世俊等一批著名学者。培养的优秀人才遍布各个行业领域,为祖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学院本科生教育始于1958年,现有1个本科专业“汉语言文学”。该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,2015年获批为自治区“十三五”重点建设专业,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。
学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,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。1986年获批“中国古代文学”二级学科授权点,是自治区最早获批硕士授权点的单位。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,2014年自主设置“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文学与文献”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,2024年获批“中国语言文学”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实现了宁夏高校文科教育历史性突破。学位授权点现覆盖文艺学、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汉语言文字学、中国古典文献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7个二级学科。另建设有学科教学(语文)1个专业硕士点。
学院拥有“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”1个国家级平台,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“古文献整理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”和“宁夏大学生原创文学基地”2个自治区级平台,“宁夏大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与服务中心”等4个院级平台。
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,高级职称占比60%。教师学缘结构优良,毕业于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山东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上海师范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、暨南大学、西北师范大学、宁夏大学等高校。高层次人才方面,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次,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次,建成了一支西北高校学术特色鲜明、学术实力突出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。
学院立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深入挖掘西北地区丰富的文献、语言和文学资源,坚持特色发展,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、学科优势突出的学科团队,在古文献整理与地域文化研究、民族文学与宁夏地方文学研究、汉语言文字与西北方言研究等特色研究方向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成果。近五年,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双双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,其中重大项目1项,冷门绝学项目2项。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项,其中一等奖6项,突出贡献奖1项。标志性成果《朔方文库》《宁夏珍稀方志丛刊》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。
“十五五”期间,学院将继续秉承“育人为本、崇尚学术、学以致用”的办学理念,进一步巩固“汉语言文学”本科师范专业优势,创办面向国际生的中国语言与文化专业,建设好“中国语言文学”一级学科博士点,提升一级学科硕士点及专业硕士点建设质量,创办“创意写作”专业硕士点,筹建宁夏古籍保护研究院、文献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,为将宁夏大学文学院建设成为西部高原人文重镇、黄河岸边文化强院而努力奋斗!
【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】